![]() 媒体报道全民阅读走过十年 重庆人读书方式多2016-04-26 来源:重庆日报
4月23日,2016世界读书日暨第九届重庆读书月活动在解放碑步行街启幕。全民阅读在我国,已走过了不平凡的10年。 2006年世界读书日前夕,由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委,共同倡导并发起影响深远的全民阅读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和推动全民阅读,连续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多个重要文件。 经过10年的努力和推动,重庆的全民阅读工作也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并逐步发展为百花齐放的生动态势,山城书香味越来越浓。山城市民的阅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百姓都爱读些什么书?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最适合阅读的场所 重庆人选择书店和图书馆 “环境优美,有丰富的书籍,有文创产品,还有咖啡的香味……”日前,90后读者陈瑶表示,自己最近几年很爱逛书店,西西弗、精典等都是她常去的地方。“有时候会拿一本书,在书店里一坐就是一下午。” 10年前,重庆仅有新华书店、精典书店等为数不多的实体书店。10年后,实体书店已经在重庆遍地开花。 尤其是近两年,实体书店纷纷抢滩重庆。2010年,西西弗书店将大本营从贵州转移到重庆,如今在重庆已经拥有8家分店;2015年,广州的方所书店将其第三家店开进了重庆观音桥;也是在2015年,有17年历史的本土民营书店——精典书店首次走出解放碑开分店;还有重庆购书中心、博来居、小书虫…… 越开越多的实体书店给山城市民带来更多的阅读场所的选择,也为山城阅读氛围的营造发挥了作用。 近日,书香重庆网根据我市近年的阅读趋势,并参照各方面的数据,对我市市民阅读习惯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研究。 根据综合数据显示,在“重庆最适合阅读场所”的调查中,重庆读者的首选是书店。其中,又以新华书店集团旗下的重庆书城,以及西西弗、方所、博来居、精典等书店为主要的阅读场所。 在书香重庆网发布的结果中,图书馆在“重庆最适合阅读场所”中排名第二。 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含农家书屋)为龙头,夯实全民阅读主阵地。 据统计,2015年重庆公共图书馆图书分馆数量达210个,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面积达13.3万平方米,到馆读者1245.42余万人次,图书外借991.7万册次。重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面积达46万平方米,到站人数480万人次,基层群众阅读率进一步提高。 借书受流行趋势影响 买书注重收藏价值 重庆读者爱读什么书?记者将近几年重庆图书馆、重庆新华书店集团的借阅量和销售榜单进行了对比。 2008年-2013年,重庆图书馆成人借阅次数最多的图书是长篇小说《藏地密码》,占据榜首长达6年之久。2014年,网络小说《秘藏》是读者最欢迎的图书。 2015年,排在重庆图书馆成人借阅量前三甲的都是网络小说:网络作家打眼的《宝鉴》《秘藏》和网络作家谢荣鹏的《首席医官》。 回顾10年来重庆图书馆外借图书的状况,重图书刊借阅中心主任李忠兴表示,“在图书馆外借的图书中,读者比较偏好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10年来差不多都是这样。但在图书借阅的数量上,完全是今非昔比,市民真的越来越热爱读书了。” 此外,从2014年开始,重庆图书馆文学名著借阅量显著上升,例如《苏菲的世界》《席慕容经典作品集》等文学作品都很受欢迎。2015年,经典文学书籍《活着》《平凡的世界》分别被借阅了89次和76次,排在重图借阅榜的第12位和19位。 从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发布的销售榜来看,2014年,《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这一通俗理论读物高居销售榜首;以温家宝同志退休后所著的《温家宝谈教育》为代表的领导人著作也位列榜单前列,受到读者追捧;而在前30强图书中,文学少儿类图书占据半壁江山。 2015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平凡的世界》等10本书籍进入重庆新华书店集团销售榜单。这一年时政类、法律读物表现非常抢眼。 从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和重庆图书馆发布的榜单来看,市民在两个场所对图书的青睐点截然不同。 对此,李忠兴认为,重庆读者借阅图书时容易受到当时图书市场流行趋势的影响。 “重庆市民买书还是偏于理性,采购的图书大多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或实用价值。”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榜“十大数字阅读城市” 城镇居民数字阅读率达53.7% 日前,2016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首度发布了《2015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重庆与昆明、成都、深圳、北京、中山、海口、杭州、厦门、西安同时上榜,获得“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称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重庆市民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市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明显上升,手机阅读App、电子书等已经成为重要的阅读载体。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黄宁是一个“手机控”,无论是专业课本还是课外小说,他都喜欢用拍照或者下载电子书的方式存到手机里阅读。“这样易于保存和内容搜索,而且也可以无限量分享给朋友。”黄宁说。 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市顺应信息化全面到来的新形势和群众阅读时尚的新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阅读”的新模式,推动阅读手段向新型化方向转型。 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已经建成43个数字图书馆和100个数字农家书屋,边远山区儿童可以通过卫星同步阅读最新报刊及图书;书香重庆网已实现日点击量2000人次,其微信平台粉丝人群突破18万;新华书店集团推出新华书店阅淘网线上服务,年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 如今,我市城镇居民的数字阅读率达53.7%,较2010年的44.7%上升了9个百分点,每月人均数字阅读天数达到5.5天,每月人均阅读数字图书5.3本。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