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亲子阅读时间少 江苏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数据公布

2016-04-21 来源:金陵晚报

  随着4月23日世界阅读日的临近,南京的书香味更加浓了。据悉,世界阅读日当天,第十二届江苏读书节暨第二十一届南京读书节将同步启动,除了读书节推出百场活动之余,2015年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也随之公布。数据中显示,江苏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逐年增长,更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另一份由图书电商发布的十年图书消费报告中显示,南京读者爱书程度位居全国城市第五名,位居江苏省之首,而南京鼓楼区和江宁区的读者最喜欢买书。

  综合阅读率

  江苏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逐年增长,更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全国排名

  南京读者爱书程度位居全国城市第五名,位居江苏省之首。

  南京读者

  南京鼓楼区和江宁区的读者最喜欢买书。

  爱读书的不分男女老少

  读书节临近,各种阅读状况调查也持续发布。昨天在2015年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中,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尹晓平介绍,通过对全省城乡居民阅读状况的调查,2015年我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阅读指数都在持续提升,并且都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比如综合阅读率达到了88.4%,意味着全省有近九成的人阅读过图书、报纸、期刊或者各类数字出版物,这一数据比2014年高出1.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8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还显示,我省成年居民图书阅读量持续提高,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读书量达到8.47本,高于全国水平。

  88.4% 综合阅读率达到88.4%

  意味着全省有近九成的人阅读过图书、报纸、期刊或者各类数字出版物。

  这一数据比2014年高出1.5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8.8个百分点8.47本

  我省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读书量达到8.47本,高于全国水平。

  虽然数字阅读时间在增加,但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认为,数字阅读可以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过去存在的阅读的鸿沟,“手机阅读方面乡村的读者是超过城市的。”而在一份由图书电商发布的十年图书消费报告中显示,2015年女性的图书消费量是男性的1.5倍,但在江苏的调查中,魏玉山告诉记者,男女读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此外,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数据、未成年人阅读率均显示,江苏的阅读率与阅读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年龄层阅读数据都较高,虽然南京居民的阅读率在全省的调查报告中目前并没有公布,但是这份十年图书消费报告中却透露了一些端倪:十年图书购买力中江苏位居第四,而南京则位列江苏省之首,并闯进全国书香城市第五名,其中鼓楼区以及江宁区的读者购买力最强,“除GDP和文化传承的影响外,买书的便利与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购书量。”该图书电商出版物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解释。

  遗憾

  最爱买童书但亲子阅读下降了

  如此爱读书买书的南京人,最喜欢买的又是什么书呢?在这份十年图书消费报告中显示,童书、小说、外语以及文学类成为江苏乃至南京最爱买的图书类型。而80后更成为爱读书的代表,图书消费量是90后的54倍、70后的9倍、60后的169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段不阅读。因不同年代的主流阅读路径存有差异。”该图书电商出版物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在阅读口味上,代际间差异显现,刻有不同年龄段的身份印记。80后三十而立,娃娃、事业两头挑,童书消费占比最高,购买成功励志书籍的也不少;而90后考试类书籍占比最高,学海无涯,考试书籍消费开挂;70后四十不惑,事业走上人生巅峰,除了操心子女学习,还要抓紧时间研读管理;60后天命之年回归健康,养生保健、医学书籍爱不释手。

  不同年龄段阅读口味

  60后 养生保健、医学书籍

  70后 子女学习、研读管理

  80后 童书、成功励志书籍

  90后 考试类书籍占比最高

  但是虽然爱买童书,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周琪却告诉记者,家长平均每天陪孩子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家长带孩子逛书店的次数一年也只有3.48次,略低于2014年,为了提升亲子阅读率,让更多家长参与亲子阅读,今年的读书节的重点就是推广亲子阅读。并且调查显示,学生年级越高,课外图书阅读量反而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4到17岁,图书阅读量比2014年降低了1.59本。魏玉山认为,这是全国现象,考试制度不改革,这一现象还会加剧:“全国也是这样,我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教育体质考试制度不变,这个情况还会更严肃,但是一些学校注意到这个问题,北京一些学校开设阅读课程。”

  惊喜南京实体书店正在回暖复苏

  周琪告诉记者,今年的读书节,希望将父母都拉入阅读的阵容,“我们不仅要妈妈读书,还要让爸爸带着孩子读书,与其把家里的钱交给各种高收费的培训班,不如家长买本孩子喜爱的书,抱在怀里一起阅读一起成长。”而读书的阵地在南京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图书馆,还有各类书吧甚至实体书店也再次回暖,“两年时间,南京的城墙肚中就有6个书吧。”从2010年开始的倒闭潮使实体书店陷入全行业寒冬,但如今不断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似乎终于停住了,实体书店总体呈现回暖趋势,特别是在南京。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尹晓平介绍,“一是实体书店倒闭潮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全省共有实体书店3340家,比2014年3284家新增了56家; 二是全省图书零售额有所增长。2015年为24.8亿元,比2014年24.2亿元增加了0.6亿元。”究其原因,尹晓平认为,一方面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激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有更多的读者走进了书店,促进了图书的消费;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近一年时间,大众书局、先锋书店更是在南京以及周边城市相继开设主题鲜明的新店,“很多实体书店自身在调整和提升,比如先锋书店、新华书店新街口店,不断营造体验感强、文化参与度高和便利化的阅读环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种活动,吸引和留住了读者。”

  实体书店

  2015年全省共有实体书店3340家,比2014年新增了56家

  图书零售额

  2015年为24.8亿元,比2014年24.2亿元增加了0.6亿元

  原因一方面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 展,激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

  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很多实体书店自身也在调整和提升,吸引和留住了读者。

  对此,魏玉山解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很普及,对传统纸质阅读有冲击,但并不意味着纸质图书不会消亡,数字阅读也有一个增长的曲线,到一个平台后也会停滞,不会无限制增长。这并不代表实体图书会消亡。”

  江苏推荐年度12本好书出炉

  金陵晚报讯(记者 王婕妤)昨天,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年度12本好书出炉。经过榜单调研、专家推荐、行业推荐、网上投票、专家复评、会议审议等程序,确定12种图书,分别是彰显伟人品格,弘扬中国精神的:如顾保孜《周恩来最后600天》、抗战纪念馆的《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把脉时代律动,凝聚中国力量的,如郑永年《未来三十年:改革新常态下的关键问题》、黄仁宇《我相信中国的前途》;点亮阅读人生,关爱精神家园的,如季羡林等《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黄迺毓等《童书非童书:给陪伴孩子看书的父母》、金韵蓉《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

  12本好书也兼顾有文学魅力,礼赞生命尊严的,如阿来的《蘑菇圈》、译著《岛上书店》、曹文轩《火印》;还有亲近草木生灵,品味自然之美的书籍,译著《杂草的故事》、潘富俊《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12本好书书目

  《周恩来最后600天》《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未来三十年:改革新常态下的关键问题》《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童书非童书:给陪伴孩子看书的父母》《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蘑菇圈》《岛上书店》《火印》《杂草的故事》《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王婕妤)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