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实体书店回暖越开越多越开越大2016-04-20 来源:深圳商报 杨青
当我们在逛实体书店时 我们在逛什么? 与大约6年前国内实体书店接二连三的倒闭风潮比起来,这两年实体书店回暖同样令人刮目,一家接一家大型的实体书店开张营业,面积越开越大,成了新新人类追逐的潮流之所。 更多的书店因为自带流量,成了大型商场的宠儿,纷纷伸出橄榄枝,邀请入驻,以前因为租金被迫迁出黄金地段的实体书店,现在被以低价优惠甚至免租的方式隆重请回。实体书店曾经被驱逐的尴尬,被剥夺的尊严现在加倍被补偿被收回。 台湾诚品苏州店去年11月刚开业,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包括两栋塔楼和一个四层的裙房。书店只占了裙楼面积的1/4,仅有1.5万平方米,这是诚品的惯例,图书营销通常只占四分之一,其余的引进复合营销模式,不过,苏州店已经是诚品最大的旗舰书店。 上海诚品书店去年进驻全球第四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占据大楼的52层、53层及B1层,成为上海“最高”文化地标,预计今年6月开门迎客。深圳诚品生活去年锁定南山华润城万象天地,最快明年下半年开业,营业面积将超过3万平方米。 号称45天可以铺一家店的西西弗书店近两年之内在深圳开了四家分店,扩张迅速。更耐人寻味的是被称为导致实体书店倒闭元凶的网络书店也掉转枪头,加盟到开实体书店的行列,去年亚马逊在美国开设第一家实体书店,中国的网络书店巨头当当网稍后也宣布将在3年内在全国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 五六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实体书店一举从弃儿变为宠儿。 透过深圳这个窗口窥视,或许能看出一点端倪。 对消费者来说,当我们逛实体书店时,我们在逛什么? 八爪章鱼型书城 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跟周围的朋友做了个小调查,问他们是否还去实体书店?逛书店是为了买书还是会友、喝咖啡、蹭书看或者买文创产品?喜欢深圳的哪些实体书店以及喜欢的理由?对当当网开实体店的看法? 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买书不再是逛书店的目的,很多人买书在网上解决,逛书店除了拾遗补缺赏新书抄书单外,更多的是为了喝咖啡、会闺蜜、买文创产品、休闲娱乐。 喜欢逛西西弗的大多是认为它舒适、有情调、有艺术气质,咖啡不错。中心书城24小时书店也颇受欢迎,超长待机功能和独特的品位让它吸了不少死忠粉。 对当当网开实体店,不少人欢呼雀跃,认为又多了一个新逛处,相当期待。 在记者的调查回馈中,最受欢迎的是深圳书城中心城,一来够大够宽敞,二来书全,三来花样很多,在这里吃喝玩乐,甚至画画雕塑刻字可以一站解决。 深圳书城中心城经营面积4万多平方米,汇聚30多万种中外出版物,整合了100多个项目,每年举办艺文活动800多场的,早就成了深圳市民到访率最高、最青睐的书店之一。在深圳,90后和00后的朋友约会地点中,深圳书城中心城常被作为周末首选,一到周末,这里停车难吃饭排长队,人满为患,但仍然挡不住汹涌的人潮。平日8000到1万的人流,每到周末要翻到3万左右,黄金时间不管是停车位还是吃饭位都是一位难求。 C女士在十年前深圳书城中心城刚开业时曾抱怨图书营业面积太小,项目庞杂,有点失望。十年后她不得不承认中心书城这种八爪章鱼式的布局正是它存活下来的主要原因。 深圳书城中心城的营销者早就认清,实体书店光靠卖书是行不通的,他们定位为提供文化综合服务的休闲场所,除了卖书,还卖时光、卖创意、卖资讯、卖社交方式、卖思维方式,以及卖生活方式。其中只“深圳晚八点”活动就举办了8年,每晚八点到九点半,固定吆喝,形成了粘合度非常高的粉丝群。此外,还策划各种活动,利用粉丝经济拉动图书销售。数据显示,去年深圳中心书城年产值达5亿元,其中出版零售占1.5亿元,只占到年产值的30%,其余的70%都是复合型经营贡献的数字。 独立书店偷偷变脸 复合才是硬道理 台湾诚品书店逆势增长的营销方式让内地不少实体书店的营销者脑洞大开。除了卖书,诚品更主要的是推销一种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在诚品从服装到铁骨钢笔甚至到厨房用品,都可以一站购齐,当然少不了咖啡店。事实上,不少深圳书友逛香港诚品下来一盘算,有时花在咖啡和下午茶点以及文创产品上的钱往往超过购书款。 将在深圳开业的3万平方米的诚品后缀没有用“书店”这两个字,而是用“生活”取替,更加彰显了深圳诚品的营销宗旨,他们推销的不仅仅是书,而是以书为核心的一种生活方式。 提到西西弗书店,很多人喜欢用休闲、精致、艺术、舒适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西西弗在深圳开的四家分店人气都很旺。有网友调侃,西西弗可以给爱读书的、爱炫耀的、爱自拍的以及爱咖啡的人,提供毫不尴尬相聚一处的融洽场所。 2013年西西弗在深圳的首家店开张,位居华润旗下的MINI万象城五楼,面积是400平方米;2014年7月在万象城开设了第二家店;2015年10月25日,西西弗书店深圳cocopark店开业,图书经营面积450平方米,咖啡馆面积有100平方米。基本上图书空间占80%,咖啡馆占15%,其他文创产品占5%。到深圳蛇口花园城店的分店开张,干脆连店名也变成了“西西弗&矢量咖啡”,从名字和店面布置上书店与咖啡店分庭抗礼。 尽管西西弗的董事长金伟竹表示咖啡和文创产品只占书店营销额的20%,但是通过在深圳四家分店的开设和演变来看,最新分店在店名上与咖啡联袂出场,感觉有点像在步诚品的后尘,一径往精品生活馆衍变。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平以上海大型书店言几又为例,得出了一组颇具代表性的销售数据比例,在店面陈设上图书占50%,文创零售占28%,咖啡饮料占22%,但利润比例正好相反,图书利润只有10%~30%,文创产品利润达40%~50%,咖啡饮料最高,达75%。这就跟万达旗下电影院爆米花一年卖到4亿元,超过一部大片收入的行内机密一样引人瞩目。 别看咖啡和文创产品个子小,占地不大,但吸金能力超强。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书店在给文创和咖啡腾地方,书隐到角落里去,成为背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书店作为商业实体,追逐利润,在互联网时代找到栖身之所和继续生存下去的方式, 在时代巨变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联手合作的伙伴,长出赢利的爪牙,对当下的实体书店来说,不仅不会被指责变味,反倒变为城中潮地,吸引了各种潮人到访。 像当当和亚马逊这些中外网络书店巨头掉转枪头,向实体店挺进,应该也是嗅到了商机,提前布局。更何况,当当在网上早就开始无所不卖了,如果你还认为当当只是一家网络书店,说明你out了! 现在不少逛实体书店的顾客,不再单纯去买书了,去实体书店与闺蜜约会,喝特色咖啡,吃招牌甜点,听名人讲座见偶像作者,实体书店偷偷地变了脸,吸粉力也在不知不觉地上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