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媒体时代,文学杂志还能再成为你的选择!理由如下……

2016-04-14 来源:凤凰读书 李娟

  近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学类)主编论坛暨《芳草》改版十周年座谈会在汉举行。会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当代》、《收获》等全国十余家中文核心期刊(文学类)的主编,以及著名评论家朱小如、李鲁平,新锐批评家李遇春、周新民等五十余人出席会议。围绕着"文学期刊如何实现经典传承与创新发展"、"文学期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提升社会影响力"两个重要议题,各位主编和作家学者们展开了现场对话。

  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繁荣文学就需要繁荣文学期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文学期刊的繁荣,就没有文学的繁荣。现代以来,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期刊的作用是居功至伟的。在今天,重申文学期刊对文学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

  文学期刊今天的发展面临着过去没有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聚集起来探讨期刊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为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给出一个答案,这是非常重要的。再者,我们可以探讨像《芳草》这样走向成功的刊物的案例是否可以复制,这也许会为我们今后的文学期刊的繁荣发展走出一条新路来。

  姜念光(《解放军文艺》主编)

  "家国情怀、英雄梦想、热血文字"这是我们的办刊特点,也是我们坚持的方向,也是我们杂志的"魂"。在我看来,军事是一个热点,军队是一个热点,军事特色是我们和其他文学杂志的显著区别。每年,杂志社都会开展一些活动,请地方的作家走入军营,体验军队的生活,体验军人的生活。

  高兴(《世界文学》主编)

  《世界文学》在不同的时期是有不同的定位的。鲁迅先生创刊时,考虑到中国当时整个的大的形势,他定位为"弱小民族的带有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文学";解放之后,介绍过大量的优秀的作品,包括海明威、莎士比亚等等;文革之后,当中国文学出现一个断裂,《世界文学》大量译荐外国文学作品,让中国的读者和中国的写作者们能够有机会看到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起到了特别好的窗口作用。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了解外国文学的渠道很多,《世界文学》在保持窗口作用的同时,还应该起到平台的作用,成为中外文学的对话和呼应,成为批评和创作的对话和呼应,以及经典文学和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呼应。

  商震(《诗刊》常务副主编)

  《诗刊》创刊六十年来,一直要着眼于我们诗歌的繁荣和发展。诗歌是要证明历史,证明社会情绪,证明社会发展的脚印,起到"有诗为证"的作用。六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诗歌站在最前沿来记录,来印证,来表现。

  当下,文学的繁荣离不开期刊的繁荣。诗歌刊物的繁多是其他各个门类不可比的,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审美理念和判断标准,这些大致是趋于我们主流期刊的审美的判断这个方向前进的,不是另类,不是相悖。

  《诗刊》六十年来,几任主编的办刊理念,他们想要达到的应该也就是现在这种"繁荣、繁华又略显喧闹"的诗歌状态。喧闹是在讨论中,是在为了进步,为了诗歌的表现力更好,能和当下的社会生活,和当下人的思想情感结合得更紧,而做的各种努力。

  当下的诗歌是健康的,繁荣的,方向是向着审美的领域更加开阔去努力,向生活的本质更深度的挖掘去努力,这是现在大部分诗人所做的工作。他们的创作实践可能有人不愿意接受,但是无论大家怎么去评判现在各种表现手段的诗人的创作实践,现在的诗人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中国的诗人、中国的诗歌走向美学领域的宏大和生活本质的真挚。

  谢锦(《小说界》主编)

  《小说界》作为社办文学杂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它的特点和优势。然而今天,社办的文学杂志同样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小说界》虽然从稿源到发行,从风格到市场,整体状况非常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面临固定读者群的老化流失,未来的竞争力实在堪忧。而出版社这么多年对这个杂志的投入仅仅在于支撑它万寿无疆地不倒,挺住就是一切。这样一本纯文学刊物,如何在与出版社的互相依存中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点,这是我们杂志这两年来一直在思考在探索的问题。

  对于社办文学杂志的未来,我们其实完全没有破解之道。但是无论如何,坚守一颗做好文学原创出版的纯净之心,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信念。也许,坚守并不意味着保守,突破也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出版社只能在坚守与突破的动态平衡中寻求一条发展之路。当然,在突出重围的过程中,永远不能放弃的仍然是仰望星空,仍然是振兴中国文学那颗初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