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悦览树:给读者温暖和力量

2016-04-1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琳

  “认识了一个陌生人,然后变成了我的女朋友,于是相约一定要来看看这个书里的世界。”

  “一个城市,不该仅有酒吧,还要有更多的书吧。悦览树下,轻音乐中,与古人对话,与内心对话,在咖啡的余香中,卸去一天的疲惫,身心如同这静夜。”

  ……

  在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内的悦览树24小时书店的读者留言簿上,每一本都记录着读者的点滴思绪和阅读感悟。悦览树负责人蒋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翻看读者留言簿你会觉得很有意思,无论是匆匆的旅人或是学生、白领,都会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文采飞扬,也有人会洋洋洒洒写下好几页的建议。”接下来,悦览树计划在4月23日当天推出“阅读马拉松”活动,24小时内不仅会有10位作家、诗人来书店与读者共度阅读时光,还会有话剧表演与读者互动。悦览树还计划与小猪短租网合作,在阶梯阅览室提供床位,让晚归的旅人,深夜能躺着看书。

  “悦览树”,意为“读书是一件喜悦的事”,是2014年在杭州开设的首家24小时书店,面积400平方米,是一座集图书展售、文化讲座、读书会、诵诗会、小剧场、摄影展、电影欣赏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文空间。据蒋瞰介绍,悦览树采用“书+专业咖啡馆+小型文艺活动馆”模式,以富有设计感的装修、柔和温馨的灯光、可口健康的食物、品种丰富的书籍、轻柔的音乐、高速无线网络和醇香的咖啡吸引着读者,把书房打造成都市生活的“文化约会圣地”。读者不仅可以在书房读书、买书,品尝专业团队打造的咖啡美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70万全品种图书的查询、订阅、提取。

  如今,悦览树有2万多种图书,书店装修简单却精致,白天,阳光透过落地门窗洒在书架上,看着安详而美好;夜晚,灯光穿破黑暗,给人温暖和力量。记者信步走在书店里,发现经营的图书以文学、旅游、社科人文类畅销书为主。悦览树自开业以来,平均一周举行两场活动,多以出版社安排为主,既有“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新书悦读会”“阮筠庭新书《月亮短歌》杭州签售会”等以作家新书签售和读者交流为主的“悦读会”,也有“找个‘暖男’来过冬”“把旅行记忆画出来”等以“旅行”“时尚”“美食”“摄影”“戏剧”“音乐”等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分享会。在文子和金浩森出席的《我不要一成不变的生活》新书阅读会上,书店来了近150位读者,现场十分火爆,出于安全考虑,书店还配置了安保工作。

  “前不久,书店的情景话剧《勇士的告白》反响挺好,我们原想将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结果有35人买了票过来。”蒋瞰说,除了读书会之外,书店也会有一些小型的话剧表演,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表演当中。在话剧《勇士的告白》表演过程中,就有勇士向现场观众“求助”,把公主带回家的互动环节,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的体验。这几年,很多公司开年会有承包悦览树这块场地的想法,“太吵闹会影响到他人看书”,总是成为蒋瞰拒绝的理由。“我们能做的是让读者可以安心静心地享受阅读。”

  ■编后

  以书为媒求发展

  □涂桂林

  一直以来,新华书店秉承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宗旨,为读者提供高品质、深内涵的精品图书。

  新华书店,曾经靠传统的做法和观念造就了发展神奇。但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特别是当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靠创新起步,靠融合发展才是新华书店的出路所在。

  为了展示2016年以来各地书业的发展情况,本报开设的《书业发展新景点》专栏,先后推出了6篇报道,暂告段落。这些报道,篇篇都包含着靠“创新”带来好的市场效益——有的报道讲述了新华书店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书店+”为基本模式的多业态组合的经验;有的讲述了以“+互联网”衍生出各种服务场景,提升用户体验的经验;有的讲述了以体验式阅读为主打,为读者提供了不同层次阅读服务的经验;有的讲述了以情感维护书店、开发品牌,吸引“新客”的经验。这些报道,语言活泼,现场感强,立体展示了书业迎来新的发展模式。

  ……

  实体书店卖书,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用户流量。因而,提升阅读服务能力是实体书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要顺应发展潮流,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体虚拟全面开花。相信,新华书店的未来,一定会以书为媒,在转型升级中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