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华教社如何塑造企业文化2016-04-01 来源:百道网 王君校
【百道专稿】近十年来,华教社努力塑造的企业文化指导、规范着员工的行为,促进着各项工作的进展,也逐步融入到员工的意识中。华教社的外在形象也基本显现出了“大局观念、敢于创新、拼搏”的整体特征。 周明伟局长多次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中国外文局以“传承、创新、奉献”为局训,对全局的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华教社在第一个五年战略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中提出了塑造企业文化,即“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大局观念;永不服输、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兢兢业业、不怕辛苦的拼搏精神”。近十年来,华教社努力塑造的企业文化指导、规范着员工的行为,促进着各项工作的进展,也逐步融入到员工的意识中。华教社的外在形象也基本显现出了“大局观念、敢于创新、拼搏”的整体特征。 毋庸置疑,企业文化都体现着创始人或高管的理念和价值观。华教社的企业文化首先由我提出,之后经领导班子审核通过。首先,我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组织内部团结会产生乘数效应,反之会相互抵消能量。而不团结协作的重要动机是过于强调个人私利。所以华教社企业文化第一条我提出了“大局观念”,明确了只有团结协作,单位才会好;只有单位好,个人才能好的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创新意识是我从华教社员工行为中提炼出来的。在调研谈话中我有一个明显感觉,当年华教社职工喜欢“比较”,“哪个社做得还没我们好,还得奖了,华教社某件事创造了第一等等。不论比较是否有意义,但我感受到了大家实际上是心里不服输,进而解释为你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而且做的更好。将这种精神提炼出来并升华到思想层面,我就提出了“永不服输、敢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希望华教社不再单纯和别人“比较”,也许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我们自己,要努力自我变革,不断创新。第三条拼搏精神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任何单位要发展,员工都必须务实,不怕辛苦,敢于拼搏,对于当时急需拓展的华教社而言,拼搏就更加重要。 有了企业文化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让所有员工都认同并接受企业文化,逐步内化于心,并指导员工在企业的日常行为。首先,我们在五年发展规划中、年度重点工作中都加入了努力塑造企业文化的内容,并在各种会议和场合中不断讲,多次讲,解读企业文化内涵,以及企业文化和华教社发展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其次,将企业文化的诉求细化到具体行为约束条款,融入到制度中。华教社的各种管理制度、岗位要求、绩效考核都融入了“团结协作、敢于创新、拼搏”等方面的行为指标,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晋升和待遇。 十年来的实践可以证明,华教社努力塑造的企业文化对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大局观念”指导下,华教社领导班子成员中,韩晖,郭辉,李凯声,黄长奇,宋培军都是具有极强大局观念的领导,大家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一切能力和本事都用在华教社的发展上。尤其是华教社设立了国内、国外两个虚拟分社以后,做到了“和而不同、分而不离”,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业务相互学习和借鉴,实现了共同发展。华教社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氛围也得到了局领导的认可。这种“大局观念”同时影响着全社职工,华教社总体氛围融洽。特别是影响着传统业务固有的所谓“编发矛盾”现象。面对市场的变幻莫测,编辑和发行人员实际上谁也无法准确判断图书发行量,但发行量又直接影响着编辑和发行人员的绩效考核。华教社并没有解决编发矛盾的什么高招,恰恰是企业文化起了作用。由于华教社职工有了大局观念,没有相互指责、相互抱怨的“编发矛盾”现象,而是随时随地沟通、相互扶持、团结协作,编发一体和谐氛围,两个部门人员都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都有私利首先让位于单位利益的认同,有“合则双兴,闹则双损”的共识。结果是大家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强,编辑和发行人员共同受益。 在“永不服输、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华教社敢于试错,大胆尝试。2008年,将海内外两个市场分开运作,成立了国内外两个虚拟分社;2009年,与国图公司合作,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分支机构,实施图书本土化运作;以版权贸易和海外发行为主要业务,成立了华教社海外拓展部,独立于国内发行部,并在外文局首次使用外籍专家开拓海外市场;2012年,开发了i-chinsese汉语教学资源库,向数字化转型;2014年,成立了混合所有制公司,创新了商业模式,打造了“Chinesebon—平台”,向“互联网+”转型;在纸张购置模式、印制方面不断创新,价格趋于市场最低点;海外市场实施了“独立策划小组”模式,创新了组织结构;开启了华教社天猫旗舰店,建立直接与客户沟通的自主发行渠道;多年来的创新举措,让华教社紧跟着市场发展趋势,有效贯彻落实了中国外文局提出的“转型、创新、务实”的要求。 在“兢兢业业、不怕辛苦的拼搏精神”指导下,华教社编辑人员少,任务重,每年完成局下达的200多种外宣出版任务;2010年,曾经仅用13个月时间完成了《当代中文》46个语种、120多种书的出版任务;发行人员年均出差在外120天以上,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办公室、总编室、印制部每个部门长期由一个人负责,不怕辛苦,而且出色完成了各部门工作;华教人普遍具有的拼搏精神,降低了华教社的管理成本,极大地提升了内部效率,在财务指标上的直接反映就是华教社多年来的利润均保持在一千万元以上。 企业文化与企业愿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在成立30周年之际,华教社面临着传统业务的市场需求量不断下降,收入不断减少,各种转型业务均在痛苦、漫长的爬坡阶段,工资刚性增长需求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成本。面对多重发展压力,华教社唯有站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创业精神,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奋力拼搏”的企业文化精神,才有可能突破困局,尽快实现出版社全面转型。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