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直播不再是电视台专利

2016-03-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报记者 李雪昆 《华西都市报》记者 罗提

  今年的3月15日当天,《华西都市报》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3·15”晚会——万众直播·华西“3·15”晚会,其通过与互联网视频、移动社交传播结合的直播方式,正在用行动告诉更多的人,直播已不再是电视台的专利。受众的这种选择,则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华西都市报》打造这样一台创新的‘3·15’晚会是迎合时代潮流,充分激发参与者的移动社交兴趣,同时,加入互联网视频直播,让场外观众也可以同步看到晚会现场,达到类似于电视直播的观感,但不同的是,场外观众还能够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分享视频,这是目前电视直播所不具备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李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万众直播:场内300人与场外百万人分享

  记者了解到,3月15日当天,“万众直播·华西‘3·15’晚会”的现场迎来了300人观看,人数虽然不算多,但是这300人与场外互动,以及爱奇艺视频直播的影响,达到类似电视节目的效果。

  如何激发场内300人的分享热情?在活动签到背景板上,《华西都市报》印上了华西“3·15”晚会微信群二维码,凡是签到的观众都通过扫码加入微信群,然后专门安排记者在微信群里与观众交流。

  该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在群里发红包的形式,瞬间调动起了观众的积极性,群内一下就活跃了。这时《华西都市报》的记者不失时机地拍下晚会现场照片,配上“万众直播·华西‘3·15’晚会”关键字的评论,发在朋友圈,并截图发到微信群,让大家都来效仿,凡是将朋友圈分享截图发在微信群的观众,都会获得记者点对点的红包派发,同时,记者还会将发红包截图发在群里,这就更加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华西都市报》还邀请到了知名视频网站爱奇艺专程到活动现场做网络直播,让远在万里之遥的观众,也都可以通过爱奇艺收看华西“3·15”晚会的精彩实况,并通过将直播视频地址发在微信群的形式,让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的观众,都可以在朋友圈转发爱奇艺的直播视频。

  晚会结束后的统计显示,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有200多位观众在朋友圈发布了“万众直播·华西‘3·15’晚会”的照片与视频,并纷纷配上了评论。这些观众主要来自于《华西都市报》的合作企业,他们的分享很容易影响到身边的领导、同事以及其他同行业企业,这对《华西都市报》也是一个有力的宣传,而成本仅仅是500余元的红包费用。

  此外,《华西都市报》还通过其新闻客户端、微博做图文直播以及视频转发,其新浪微博有554万粉丝,理论上554万人均可在官微上观看直播视频。在晚会前期,该报鼓励消费者自己用手机拍下消费遭遇,活动启动一个月来,收到1000余条消费者投诉,其中就有100多个投诉视频,具体而生动。

  为了增强互动效果,在现场,《华西都市报》还精选了4个视频,做了剪辑放在晚会大屏幕上,参与讨论的专家在现场观看视频并做专业点评,告诉场内场外的观众,如果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消费遭遇该如何维权,如何最大限度地捍卫自己的权益。以上这些创新方式,可以说让这场晚会更具影响力、更接地气。

  晚会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网友“超人要起飞”就为这场晚会留言道:这是“媒体本来就应该有的样子”。

  报纸转型:从新闻纸到媒体融合集群

  谈到为什么要举办一台融合多种媒体形式、强调线上线下互动的“3·15”晚会时,《华西都市报》副总经理曹峰告诉记者,这与其媒体转型有关。“《华西都市报》已不是一张单纯的报纸。我们有超过500万粉丝的微博、10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80万粉丝的QQ订阅号,有《华西都市报》、‘掌上四川’两大新闻客户端,有社交类产品‘成都范儿’‘成都红娘’,有遍布成都社区的户外文化墙,有媒体电商‘华西淘’,有‘天府贷’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些让《华西都市报》从一个单纯的新闻载体,已成功变身为信息和服务的综合平台,即华西传媒集群。”

  “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晚会直播员,将直播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而想实现这些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直播APP,在3G、4G或Wi-Fi网络环境下,将手机摄像头对着现场就可以了。而在直播视频被分享后,观众无需下载直播APP就能看到视频并评论转发,如果下载了直播APP,还可与直播发起者互动,实时针对视频内容进行点评。”该活动相关负责人说。他向记者介绍,目前流行的社交直播APP,大大降低了现场直播的门槛,使得直播不再是电视台的专利。通过社交平台将华西“3·15”晚会进行传播,很容易被消费者,尤其是参与爆料、录制的人们所接受,同时,对不良商家起到震慑作用,达到更好的监督市场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引导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也更好地实现了媒体融合扩大影响力的初衷。

  记者了解到,实施融合发展“i战略”后,华西传媒集群已拥有1200万新媒体用户,新媒体总阅读量日均突破3000万人次,单篇文章48小时内总阅读量最高达到3亿人次。今年1月7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文章,盘点过去一年里中国媒体业的变革时,介绍了《华西都市报》以全新“i战略”推进融合发展,以全方位、多形态拥抱新媒体,从一个单一的新闻载体,成功变身为信息和服务综合平台的内容。而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全国“两微一端”融合传播指数榜单中,《华西都市报》位居纸媒榜单全国第二、都市报第一,这也说明了在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该报已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而接下来,他们还会给受众带来哪些不一样的“玩法”,我们将拭目以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