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海门日报》--制度细化 管理创新2016-03-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戴建平
在新制度的激励下,焕然一新的版面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新媒体的冲击与倒逼之下,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融合步伐与转身速度,而这一轮变革的核心则是围绕‘制度细化,管理创新’展开的。唯其如此,传统媒体才能找到与新媒体的最佳‘融接点’。”位列全国县市报业第一方阵的海门日报社管理层牢固树立这样的共识,并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最近,《海门日报》荣膺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县(地)市区域报品牌10强,并入选“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报刊之全国最具创新活力城市报刊社”。 升级制度落到细节 报媒转型升级需要好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刚性,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在报媒日常管理中,《海门日报》逐步推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报业发展的需要。最近两年来,《海门日报》在抓采编改革的同时,在报媒管理上有了一些突破性探索。制定完善了《岗位职责及相关考核管理制度》《采编流程及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广告经营考核办法》等。对报社下属的周刊、杂志、经营单位,《海门日报》实行了工作室制度,真正避免了“旧瓶装新酒”,有效发挥了激励推动作用。在新一轮内部机制改革的举措中,呈现了许多亮点。 《海门日报》的一些特色做法也成为管理工作的亮点。比如,早晚两个编前会就是一例。早编会一上班就举行,通报当天的重要会议和主要活动等规定动作,决定要采写的策划类稿件,决定评论文章的选题等。各版责任编辑、采访及编辑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早编会充分体现总编室的主导型和采编部门的主动性,计划之中有灵活,规定之中有创新,导向性、前瞻性、新闻性、可读性兼收并蓄,稿件和质量明显提升,受到业界和读者好评。 考评新标奖罚分明 在推进内容及版式改革的过程中,该报还对新闻类版面进行了两轮改革;副刊及专版进行了一次版式改革。编辑记者在细化了的刚性制度激励下大胆创新,使一些副刊及带有形象广告性质的专刊专版的考核排名跑到了一些新闻版前面,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一大批新闻、副刊、论文等优秀作品在全国、全省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一、二等奖超过100件。 在版面打分方面,《海门日报》建立了专门的考评小组,成员均与报纸有密切联系且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包括退休老报人、从读者和有关部门中专门聘请的报纸审读员、报社内部与编务直接有关但没有利益瓜葛的有关岗位人员等。打分每季度进行一次,每次对打分排名前20位的版面分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同时对处于后10位的“差版面”诫勉相关编辑。这对所有编辑及其他从业人员都带来很大震动。 稿件和版面计分方面也制定了新标准,由基本分和等级分组成,等级分由考评组评定,分为五等。三等稿件、版面得基本分,一、二等稿件、版面给予定量加分,四等稿件、版面定量减分。考评组评等级必须按规定达到一定的占比,不得搞平均主义应付交差,真正做到优稿优分、劣稿低分。 跨界采编破除垄断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海门日报》也积极鼓励编辑记者做跨界型采编人员。《海门日报》明确规定,记者原有负责采访联络的行业、部门或区域,只限于规定动作的活动等报道。凡自行策划、自找线索的题材不再受到区域限制。允许记者跨界采写,并给予奖励,同时激励报社其他部门人员共同参与。这一创新,使策划、深度报道等稿件大幅增加,特别是原有垄断分工无法顾及到的目击、现场类新闻,让更多报人担起了记者的责任。 《海门日报》办报质量的不断攀升,得到广大读者喜爱,受到广告客户青睐,成为当地以及外来客户投放广告的首选媒体。这两年,在传统媒体经营普遍滑坡的背景下,《海门日报》广告经营独领风骚,取得不俗业绩。五度蝉联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四度蝉联全国报刊广告优秀单位等,其稳定的经营收入为报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