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书店+”与“图书馆+”助推全民阅读

2016-03-15 来源:出版商务网 陈贝贝

  编者按:“互联网+”给传统文化产业带来新思路,让原来交集不多的书店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动愈发密切,满足了更多人的阅读需求,对推动全民阅读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阅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产业边界愈加模糊,跨界思维成为共识。传统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变革后,也开始不断寻求跨界合作的新出路。特别是在全民阅读大趋势的推动下,作为城市文化核心内涵的两条风景线——实体书店和图书馆借着“互联网+”的光芒,擦出闪亮的火花。

  推陈出新 协同运营

  近年来,受网络技术的影响,原有的单一售书模式的书店和单一出借书模式的图书馆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书店在不断提升人文气息的同时开创多元化产业,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向智能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二者归属不同,往往采取各自为战的运营机制。实体书店中的国有新华书店隶属于各省、直辖市发行集团公司,民营书店大多为个体经营或混合制经营,而各地图书馆大多为政府管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于机制不同,管理不同,多年来实体书店和图书馆实质性的合作活动较少。然而,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给传统文化产业带来新思路,也让书店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密切起来。

  虽然我国图书定价相比国外偏低,但是很多经济条件有限的读者仍觉得部分图书价格过于昂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书店和图书馆开始实行“书店购新书,图书馆来买单”的策略。2016年元旦,杭州市就推出新年“悦读”服务计划,杭州市图书馆与杭州市新华书店合作,读者可先前往书店挑选新书借阅,然后图书馆将读者挑选的图书作为馆藏图书随后买单,通过此举释放全民阅读潜能。今年1月起,凡持有杭州市市民卡、身份证或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借书证的读者,到杭州新华书店的庆春购书中心挑选心仪的图书,通过手机下载安装杭图自行研发的“悦读服务”APP软件,到购书中心服务专柜即可办理相关借阅手续。

  此外,内蒙古、山西、山东、广东等地区也已经开启了“图书馆链接书店”零距离图书借阅模式。内蒙古新华书店联合内蒙古图书馆推出了“彩云服务平台”借阅模式,读者可在内蒙古新华书店任意挑选所需图书,选定图书在书店直接办理借阅手续,在借期内将图书归还到内蒙古图书馆,所借图书直接成为内蒙古图书馆藏书。2015年7月,山西太原市图书馆也推出“你选、我购,图书速借”活动,只要持有太原市图书馆的借书证,便可在太原书城挑选想看的图书,随后图书馆再和书店结账。太原书城还专门设置了太原市图书馆的服务点,借阅方式也很便捷,市民只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借书证,押100元可以借阅2本书,最高押金300元,可以借阅6本书。

  目前,无论是图书馆书店,还是书店借书、图书馆买单模式,都受到了市民追捧,会员激增现象明显。而书店、图书馆真正完全融合的还是前不久轰动发行界的安徽铜陵新华书店图书馆店的正式启用消息。铜陵新华书店是铜陵市政府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联手打造的全新书店,是集展演活动、艺文空间、文创商品、图书音像经营板块为一体的体验式情景书店。新书店的建设,探索了实体书店与公共图书馆协同运营的新模式。

  “+”出服务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实体书店+”和“图书馆+”打造出了合作新模式,不但满足了更多人的阅读需求,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当下书店和图书馆运营中的不少难题。

  不少书店经营者反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书店在追求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惑。比如,在书城、书店内开放座椅和免费饮用水服务,给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却使得书店面临“读者只看不买”的销售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图书馆的读者借阅频率。然而,图书更新慢、闲置率高、阅读环境不够好、藏书量少等也成为图书馆的难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由馆内采编部门进行图书采购,然后加工上架,读者只能从采购的范围内再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拉长了新书上架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带来采购的图书和读者需求不符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少书店与图书馆一拍即合,二者合作联姻成为新时代下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潮流。比如,杭州市图书馆自主研发的悦读服务APP,读者在手机上下载后,就可找到“扫码查书”栏,去新华书店扫描图书背面的ISBN条形码,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该书的条形码号、图书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等信息,而且能够显示出馆藏数量和可使用阅读借阅的数量,方便读者借阅和归还。

  转型是新时代下书店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与书店结合为一体的安徽铜陵新华书店的运营也是秉持这一原则,以图书零售为主体,融汇文化创意、文艺展演、餐饮文化、时尚工艺,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多元化服务。同时,还通过大数据和网络技术手段提升读者消费体验,书城以公众账号为入口,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通过多样的开放接口,帮助读者仅凭手机或店内终端,实现自助查询、自助提货、畅销榜自动获取、移动支付、获利分享等功能,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成为一个智慧整体,利用网络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验。由于铜陵市图书馆原有2.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但是大厅却处于相对闲置的状况,这就为新华书店的进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新华书店供应10万种、30万册当下新书,并不断更新以满足市民对前沿新知的阅读需要,而图书馆提供45万册以上的馆藏阅读经典,体现图书存量的长尾价值,这使得两者在图书品类上高度融合。”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皖新传媒总经理翟凌云表示。如今,铜陵新华书店重新启用不到一个月,已经作为城市文化的引擎,成为市民文化的“大观园”、阅读的聚集地,也成为城市中颇具文化氛围的核心区域。

  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

  “书店+”与“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激发出了更多阅读渴望。广东新华南海购书中心借书点相关负责人叶嘉晖认为,既能第一时间看到新书,又省去了花钱买书的烦恼,图书馆为读者买单的模式为一些囊中羞涩却又酷爱阅读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读者尽快阅读到最新图书的同时,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太原书城副总经理攸卫国认为,目前实体书店受电商价格冲击,运营成本提高,尽管书店在不断转型,如开办24小时书店,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等,但生存仍然举步维艰,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不失为转型期的一个有益探索。对此,杭州市新华书店总经理许悦表示认同,他认为,店馆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了新书的阅读量,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加快了全民阅读文化大发展的步伐。

  图书馆方面也表示愿意支付这样的“买单”行为。内蒙古图书馆馆长李晓秋说:“针对图书馆中书籍流通率低的现状,彩云服务平台使书店成为图书馆的分支书库,实现了零拒借率和百分百流通率。” 太原市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夏亮也认为,图书馆的定位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从过去“居庙堂之高”变得更接地气,明确服务读者是其主要功能,未来的图书馆将成为一个家庭和职场之外的第三文化空间。

  书店与图书馆的合作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现象,是应对电子图书的一项有益尝试,对推动全民阅读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毋庸置疑。但如何通过新型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实体书店以及图书馆这样的国有文化企业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